时刻与你
分享我们的点滴

首页 > 新闻中心 > 新闻详情

家长应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

September 22,2023

近年来,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。

达尔文曾经说过:生存下来的也许不是最强大的生物,也不是最聪明的生物,而是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生物。

今天的孩子们物质世界丰富,生活环境平稳安定,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孩子原本应该具备的压力应对机制。当孩子遇到困难、面对失败的时候,心理情绪变幻莫测,这时候你能不能给到合理的建议,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,最后再给到孩子一些具体的建议,帮助他从阴影中走出来?

如果处理不好这些,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有可能出现问题。

 

01

如何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

 

和孩子保持亲密关系

心理专家主张“关系大于教育,关系先于教育”,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,要先改善亲子关系。亲子之间亲密关系的好坏,直接关系到孩子逆反心理的严重程度,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信赖的共情关系,父母对孩子的引导,才能更起作用。

不要和“别人家的孩子”过分攀比

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其年龄段的特点,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,家长不要在孩子之间进行硬性比较,而是要学会鼓励孩子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。

用“情”打动孩子胜过用“理”

在家庭中,应该是讲“情”而大于讲“理”的地方,特别是对正处于青春逆反期的孩子。

宽容约束要平衡,允许孩子适当犯错

要允许孩子犯错,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错误,是孩子成长的资源,而不是障碍。经历过痛苦的孩子,才能更好的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。

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

在和孩子的交流中,我们才能体察到孩子的心思。想让孩子对自己放下戒备,就要多把目光聚集在孩子身上,多反思自己:

我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吗?

孩子害怕什么?

我有没有过度反应?

我了解孩子的社交圈子吗?

我有没有平等地与孩子交流?

......

 

02

孩子求救的异常信号,家长要知道

 

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期,学业压力、亲子矛盾等问题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。家长如果没有及时引导,而是采取了偏激的教育方式,更容易适得其反。

网络宣泄、情绪反常、悲观倾向、兴趣降低、近期频繁遇到重大危机、整理东西、长期高压……如果孩子身上出现这样的信号,可能是在求救。

 

我们可以从这五个方面观察孩子的变化:

生理变化:孩子出现不想吃饭、暴饮暴食、吃完又吐,失眠早醒、内分泌紊乱等情况。

情绪变化:孩子由活泼开朗变得多愁善感。

行为变化:孩子行为与以前明显不同。

学业变化: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听不进去。

人际关系变化:发现孩子没有朋友,或同学关系发生明显变化时,要重点关注。

如果孩子出现以上情况两周以上,家长就要正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的可能性。

 

03

孩子出现心理问题,家长应该怎么做

 

多跟孩子的朋友、同学交流,打探孩子最近的心理状态,了解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孩子的情绪异常。

主动跟孩子交流,关注孩子的内心状态,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感受,还可以直接询问孩子是否需要父母的帮助。

 

如果孩子抗拒深入交流,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,可以跟专业心理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,请求心理老师的帮助。

即使孩子出现心理问题,父母也要理性接受,并积极地帮助孩子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。

对于未成年的孩子,父母最好还是陪同一起去见医生,一起了解孩子的状态及后续发展情况。愿每个孩子都能被看见、被理解、被关爱,健康成长!

 

联系我们
持最真诚的态度聆听您的声音